不管是天然輻射源的還是人工輻射源,它們都可能會使受到照射的人員患上致命的疾病,以及會在后代中出現(xiàn)遺傳缺陷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輻射危害嚴重,導致事故后有31余人當場死亡,200多人受到嚴重的放射性輻射,之后15年內(nèi)有6-8萬人死亡,13.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。所以核輻射防護對于任何一個人或組織都是很重要的,核輻射防護有三大原則:
(1)時間防護:不論何種照射,人體受照累計劑量的大小與受照時間成正比。接觸射線時間越長,放射危害越嚴重。盡量縮短從事放射性工作時間(輻射工作人員每年全身的輻射量限值為20mSv),以達到減少受照劑量的目的。
(2)距離防護:某處的輻射劑量率與距放射源距離的平方成反比,與放射源的距離越大,該處的劑量率越小。所以在工作中要盡量遠離放射源以達到防護目的。
(3)屏蔽防護:就是在人與放射源之間設置一道防護屏障。因為射線穿過原子序數(shù)大的物質,會被吸收很多,這樣達到人身體部分的輻射劑量就減弱了。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鉛、鋼筋水泥、鉛玻璃等。
此外,只有受到輻射之后才可服用碘片,自行購買提前吃,反而會對自己身體造成危害。一些常用的防輻射措施,比如喝綠茶、穿孕婦防輻射服,根本起不了作用。受到輻射污染,最好的方法是緊閉家里的門窗、勤洗手洗澡。
核輻射防護也離不開核輻射檢測儀器, 例如個人劑量報警儀-主要用來監(jiān)測X射線和γ射線,在測量范圍內(nèi),可任意設定報警閾值,當達到報警閾值時,發(fā)出警報及時提醒工作人員注意安全;表面污染檢測儀-主要用于放射性表面污染測量,可同時對α、β、X, γ射線進行測量。